童年對身體的影響

2025-01-31

身體上不明原因的病痛,常常與情緒阻塞有關


在童年,因為缺乏能力改變所處的環境,必須要依賴父母親的保護,因此,會覺得自己是很脆弱的。


創傷事件發生時,孩童可能發現表現出自己的情緒(憤怒、難過、恐懼)不會為自己帶來好結果,可能被打得更慘、譏笑、嘲諷、排擠... 等。 因此,孩子就會學習壓抑情緒。


壓抑情緒時,這些能量會積在身體裡面,若是這個孩子在壓抑時習慣緊縮肚子,可能在未來遇到相同狀況時,有腸胃相關的問題,因為壓抑是在那裡
或是,有些人會不自覺地縮緊腳掌,長期下來可能會造成肌腱拉太緊的問題,有些人不自覺地將緊張積在頭上,就造成慢性偏頭痛或頭痛,每個人面對習慣的不同,就會造成阻塞在不同的部位。


情緒是流動的,當我們遇到一件創傷事件造成我們有憤怒、恐懼或傷心等情緒時。


這個情緒就像是一個充電器一樣,在自然無干擾的情況下,我們可能會透過大吼大叫、歇斯底裡大哭、發抖躲起來等方式來表現出我們的情緒。


但是,在社會化的過程中,這些表現方法常常不被允許,我們可能會受到譏笑、被打、被取笑,被羞辱


因為,在社會,表現出情緒往往不為人欣賞。


許多人開始想要表現出高EQ(情商)的樣子,甚至到有些過分的程度:接受別人的批評仍舊要帶著笑臉,被人家罵也不能替自己辯解,遇到不平的事情也不敢替自己發表意見,想要追求的事情,如果會麻煩阻礙別人,就乾脆不爭取了,我們成為被「高EQ形容詞」綁架的人。


我們覺得壓抑自己內心真正的需求、真正的想法與情緒,以符合社會的期待就是高EQ的表現,然而,這裡面有多麼大的犧牲我們卻沒有看見。





#能量 #心靈語錄 #心靈療癒 #身心靈 #智慧 #治癒 #舒緩痛楚 #減輕壓力 #人生修行 #人生哲學 #信念 #信念創造實相 #身體健康 #身心靈療癒 #身心靈平衡 #自然療法 #心理健康 #身體健康最重要 #都市病 #健康生活 #健康資訊 #療癒心靈 #療癒系